研究范围是下颌骨软骨内骨修复。我们的目标是开发一种治疗不稳定的下颌骨骨折的技术,以最小的骨流失和软组织损伤,以最好地代表软骨内骨修复过程。骨修复过程受施加在骨胼胝上的力的影响,并取决于解剖部位。
很少有作者报道下颌骨修复的研究。我们协议的传播将促进这一特定领域的研究发展。我们的方案的优点是避免了下颌骨骨折部位的过度骨质流失和软组织损伤,以最好地代表软骨内骨修复。
首先,将麻醉的小鼠仰卧在加热板上,加热板上覆盖着一个在整个过程中保持在 37 摄氏度的无菌区域。在双眼涂抹眼部润滑剂,以防止全身麻醉引起的干燥。在鼻子上戴上口罩,以便连续吸入异氟醚。
然后用胶带固定鼠标的四肢。戴上无菌手套后,用 10% 聚维酮碘溶液和酒精擦拭数次皮肤。要进行下颌下皮肤入路,请使用微型剪刀,从下颌角到下颌骨水平分支的交界处做一个皮肤切口。
解剖皮下组织以露出咬肌。现在使用骨膜电梯将咬肌附件从下颌骨下缘分离。用电梯沿下颌支抬高骨膜下平面中的咬肌。
使用压电骨手术装置在凹后部下颌角前方进行盐水血清冲洗,在下颌骨下缘创建一个小截骨术。找到下颌骨的后缘和冠状突切迹。然后使用沿下颌支插入的小直剪刀完成骨折,以避免额外的髓部肌肉孔径和损伤。
将剪刀垂直于下颌骨的下缘放置,以允许骨折的正确方向。现在检查用镊子轻柔作期间两个骨段之间的总活动度,以确保完全骨折。使用单独的缝线闭合皮肤切口。
拍摄头部外侧 X 线片以验证骨折的方向。准备一个没有粗磨食物和硬富集的小鼠笼子,以防止任何咀嚼力。将手术小鼠隔离在单个笼子中第一周,直到皮肤完全愈合。
在手术后 4、24、48 和 72 小时通过皮下注射给予丁丙诺啡。从第 0 天到巩固期结束给小鼠喂食软糖凝胶,以避免疼痛和骨折的继发移位。从第 0 天到骨折后第 4 天,每天早上在注射丁丙诺啡之前称量小鼠,然后每周称重 3 次,直到动物处死。
组织学图像证实了野生型小鼠骨折后 14 天用软骨模板形成软愈伤组织。